客服热线:0755-25988288
 
 
  网站首页 关于格衡 服务领域 资源共享 新闻动态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格衡影像
最新政策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罗湖:通过土地利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南方日报
总面积为78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这里既有深圳最高的山梧桐山,最大的水库深圳水库,也有一栋栋摩天楼、一幢幢居民区——罗湖既是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宜居城区,也是城市形态成熟,业态发达的商业旺区,因此被誉为坐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城区。
其实,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罗湖近些年率先面临优质资源不足、人均资源少的现实情况,而这也是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的典型缩影。一半是水源和生态保护区,一半土地已经“种”满了楼,资源有限,但城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产业空间,需要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现有土地资源如何盘活?
近年来,罗湖在加快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纵深挖潜存量土地上做文章,在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力图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最大发展。
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罗湖走出了一条“低消耗、高增长”的发展新路子。2014年,罗湖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20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6倍,万元GDP综合能耗继续保持全市最低,还获得了全市“质量强市”考核区级单位第一名。
给土地“定位”规划先行引导城市更新
“要挖掘土地潜力,前提是要弄清楚每块土地要做什么用。规划统筹特别重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相关各方会更清楚哪个地方重点做什么。”罗湖区重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城市更新是破解罗湖土地资源难以为继、产业空间严重不足、城区环境持续老化的有力手段,而在进行城市更新时,规划先行是罗湖的一个坚持。
近几年,罗湖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统筹规划引导城市更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坚持“产业第一、功能提升”的原则,重点推进笋岗—清水河片区、“金三角”片区、水贝—布心片区、莲塘片区、深南东片区5大产业片区的改造。
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罗湖区在进行调研后,对5大片区进行了差异化定位——将金三角片区打造成为金融和商业为核心的高端商务商业中心区;笋岗—清水河片区则定位为国际时尚产业总部集聚区和国际创意文化门户;水贝—布心片区的定位是全国性的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总部集聚基地、设计营销中心和旅游购物目的地;莲塘片区则要打造成互联网产业园区、口岸服务区和佛教文化区;深南东片区和黄贝岭结合,改造成一个新的商圈。
按照罗湖在《罗湖区城市更新空间规划》等的引导下,罗湖区积极编制《笋岗—清水河片区发展单元规划大纲》等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围绕各自的定位,各片区都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启动。
2013年,罗湖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率为全市最高。2014年,罗湖区共有在建城市更新项目24个,规划建筑面积约315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完成投资43亿元,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49.6%;城市更新土地供应计划完成率达148%,位列全市第一。
城市更新为罗湖全区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基础。
按照规划,几大片区将在一系列项目过后迎来全新的面貌。笋岗—清水河片区共有27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金三角”片区规划建设5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230亿元;水贝—布心片区规划建设10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180亿元;深南东片区规划建设2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55亿元;莲塘片区规划建设4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45亿元。
罗湖区重建局透露,罗湖未来还将重点推进这5大片区的建设工作,实现重点片区对整个城市更新工作的带动效应,以“大片区”带动“大发展”。2015年,罗湖新开工建设8个城市更新项目,在建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5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亿元。



 
 
公司介绍 | 公司资质 | 课题研究 | 格衡研究 | 行业制度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联系我们
备案号:粤ICP备11033893号-1
© 2017深圳市格衡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GEHENG.COM 版权所有